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钴源倒运容器的批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4:15:34  浏览:880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钴源倒运容器的批复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核安全文件

国核安发〔2004〕166号




关于钴源倒运容器的批复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你院《关于钴源倒运容器空运许可的请示》(院安发〔2004〕477号)收悉。你院设计、制造的 GW医用60Co源倒运容器是用于60Co远距离治疗机的放射源储存、倒装和运输的专用放射性物质货包,该型货包的主要材料为16Mn、1Cr18Ni9Ti和Pb。我局认为,经审查,其设计满足《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GB11806-89)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条例》(TS-R-1(ST-1,修订版))中有关B(U)型、II级黄色货包在正常运输条件下的基本要求。

  在经受运输中事故条件的情况下,运输该型货包还需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并遵照特殊安排的装运方式实施60Co放射源运输。在本次两个货包的装载、托运和运输操作中,你院必须遵守下列限值和条件:

   一、装载60Co(固体)最大活度限值小于300TBq;

  二、单个货包外表面的辐射水平小于0.5mSv/h、污染水平小于4Bq/cm2、最高温度小于50℃(在环境温度为38℃,不考虑日晒影响),货包的外型尺寸为1560mmx1300mmx1250mm,总质量小于3000Kg;

   三、每个货包启运前必须认真检查货包的完整性,确保载源容器与外包装箱之间的防火层满足安全设计要求,并对外包装箱应用枕木包装加固和减震;

   四、该型货包不允许同其它危险品(含易燃品)装载在同一车辆、飞机和船舶的同一货舱、房间或甲板区内,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同时不允许置于乘坐旅客的舱室或车厢内运输;

   五、运输路线仅限于自中国四川省夹江至土耳其,境内按公路专载运输至天津港口或首都国际机场,转交给海运或航空承运人前,需要求承运人落实满足上述第四条的具体措施。

   六、除遵守上述第一条至第五条外,该型货包运输还必须遵守公路、水路和民用航空相关运输方式涉及危险品运输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七、此批复仅限于2005年2月28日前进行的一次特殊安排的运输,其批准序列号为CN/001/X-85(NNSA)。

  

  二○○四年十二月十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发放职工待业救济金问题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发放职工待业救济金问题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


复函
浙江省劳动厅:
你厅《关于职工待业救济金发放等问题的请示》(浙劳仲〔1993〕90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被开除、除名、辞退的参加待业保险的职工从接到开除、除名、辞退通知书之日起可享有两种权利:一是履行待业登记手续后,领取救济金;二是按法定程序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诉。
属于职工当事人既进行了待业登记,领取了救济金,同时又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情况,经仲裁或审判后如撤销企业的处理决定,应由企业从决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之日起补发职工工资;同时应从其工资中扣除已发的待业救济金还给待业保险机构。
属于职工当事人未进行待业登记,没有领取救济金,而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情况,经仲裁或审判后如维持企业的处理决定,职工当事人进行待业登记后,则待业保险机构应根据仲裁调解书、裁决书或法院调解书、判决书,为职工当事人补发自企业决定开除、除名、辞退之日起的待业
救济金;经仲裁或审判后如撤销企业的处理决定,企业应从决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之日起补发职工工资。



1993年8月14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
人大常务委员会


(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从1996年开始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已经进行了10年,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为了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
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实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有必要从1996年起到2000年实施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三个五年规划。通过继续深入进行以宪法、基本法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
意识,不断提高各级干部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为此,特作决议如下:
一、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应当接受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学习宪法和有关的法律知识,做到知法、守法,依法维护国家的、集体的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二、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
各级各类干部学校应当将法制教育作为干部教育的必修课程。各部门、各地方要把是否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和能否严格依法办事作为干部考试、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人员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参加法律知识培训,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法律素质,依法履行职责,做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四、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应当把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知识作为必备的素质,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做到严格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自觉遵守市场秩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五、青少年应当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大专院校、中学(包括中等技术学校)、小学都应当开设法制教育课。基层组织应当抓好社会青少年的法律常识教育。
六、要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注重提高实际效果。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七、法制宣传教育应当坚持与法制实践相结合、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全面推进各项事业的依法治理。要从坚持依法治国的高度出发,积极推进依法治村、治乡、治县、治市、治省和行业、部门的依法治理工作。
八、实施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三个五年规划,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去完成。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应当认真向本系统、本单位的公民进行法制
宣传教育。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实施规划和本决议的领导和监督,采取有力措施,使这项工作逐步走向法律化、制度化,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1996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