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全国新华书店统一会计制度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4:35:17  浏览:866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全国新华书店统一会计制度

文化部


全国新华书店统一会计制度

1984年12月12日,文化部

第一章 总 则
一、会计是以货币形式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企业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为了加强财务会计工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图书发行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新华书店会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执行国家财经制度,正确地记录、计算、反映、监督企业的财产变化、资金运动、费用成本和经营成果,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三、本制度是新华书店经营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全国各级新华书店,其他国营书店可以参照执行。在符合本制度统一要求的原则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出版(文化)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对本制度作必要的补充规定,经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布置执行。
四、关于会计凭证、帐簿格式和使用方法,会计档案的管理和办理会计交接等事项,按照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人员工作规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记帐方法本制度不作统一规定,既可采用借贷记帐法,也可采用增减记帐法。为了便于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各单位应逐步向借贷记帐法转变。
六、各级新华书店和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财会工作的领导,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财会人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支持他们行使国家赋予的工作职权,并保证他们有充分的时间从事本职工作。

第二章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见下页附表)
二、会计科目简要说明
甲、资金占用及支出科目
101.固定资产 指自有全部固定资产的原价。
104.长期投资 指向其他单位投资的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专用基金。
111.在途商品 指货款已付,但尚未到达和验收入库的商品实价。
112.库存商品 指自有为销售(调出)而储备的全部商品的码价。
115.出租商品 指备租阅的商品实价。
123.材料及包装物 指储备未领用的各种包装物及其他材料。
124.低值易耗品 指价值低于固定资产标准的各种用具。
152.待摊费用 指已发生但应分期摊销的费用。
171.现金 指出纳保管的库存现金。
172.银行存款 指存贷分户的银行结算户存款。
180.委托银行收款 指采用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结算方式办妥托收手续后应收回的货款。
181.应收货款 指采用其他结算方式应收回的货款,包括尚待办理结算手续的货款。
附表:
--------------------------------------------------------------------------
| 资金占用及支出科目 | 资金来源及收入科目 |
|------------------------------|--------------------------------------|
|顺序号|编号 | 名 称 |顺序号|编号 | 名 称 |
|------|------|--------------|------|------|----------------------|
| 1 |101|固定资产 |30 |401|固定基金 |
| 2 |104|长期投资 |31 |402|折 旧 |
| 3 |111|在途商品 |32 |403|流动基金 |
| 4 |112|库存商品 |33 |405|其他单位投入资金 |
| 5 |115|出租商品 |34 |421|银行借款 |
| 6 |123|材料及包装物 |35 |426|进销差价 |
| 7 |124|低值易耗品 |36 |427|提成差价 |
| 8 |152|待摊费用 |37 |431|应付货款 |
| 9 |171|现 金 |38 |432|应付工资 |
| 10|172|银行存款 |39 |438|预收货款 |
| 11|180|委托银行收款 |40 |439|其他应付款 |
| 12|181|应收货款 |41 |441|预提费用 |
| 13|182|预付货款 |42 |442|呆滞损失准备金 |
| 14|189|其他应收款 |43 |443|低值易耗品摊销 |
| 15|191|待处理财产损失|44 |451|应交税金 |
| 16|201|专项存款 |45 |455|应交上级利润 |
| 17|202|专项物资 |46 |501|专用基金 |
| 18|203|专项工程支出 |47 |521|上级专用拨款 |
| 19|204|国库券 |48 |531|专用借款 |
| 20|211|专项应收款 |49 |550|应交能源交通建设基金 |
| 21|301|销售费用 |50 |551|专项应付款 |
| 22|302|调出费用 |51 |601|销售收入 |
| 23|304|营业外支出 |52 |602|调出收入 |
| 24|305|销售成本 |53 |604|营业外收入 |
| 25|306|调出成本 |54 |609|其他业务收入 |
| 26|307|销售折扣 |55 |611|利 润 |
| 27|308|调出折扣 |56 |612|所属上交利润 |
| 28|310|税 金 | | | |
| 29|311|利润分配 | | | |
|----------------------------------------------------------------------|
| | |附:表外科目 |58 |702|期销商品 |
| 57|701|期进商品 |59 |703|寄销代管商品 |
--------------------------------------------------------------------------


182.预付货款 指按规定先期预付一部分的订货款。
189.其他应收款 指不属于应收货款、预付货款的其他暂付和应收款。
191.待处理财产损失 指在清查财产中发现的各种财产的盘亏和毁损。待处理各种财产的盘盈在本科目列减。
201.专项存款 指专用基金等存入银行专户的存款。
202.专项物资 指为专项工程储备的专用材料、设备等物资。
203.专项工程支出 指为进行各种专项工程所发生的支出。
204.国库券 指认购并已付款的国库券。
211.专项应收款 指属于专项资金发生的暂付和应收款。
301.销售费用 指因销售发生的商品流通费。
302.调出费用 指因调出发生的商品流通费。
304.营业外支出 指按国家规定,在进销和其他业务以外的营业外支出。
305.销售成本 指销售商品的购进原价。
306.调出成本 指调出商品的购进原价。
307.销售折扣 指销售商品实际收入低于销售码价的差额。
308.调出折扣 指调出商品实际收入低于调出码价的差额。
310.税金 指应由销售(调出)收入中列支的税金。
311.利润分配 指按照规定对实现利润的各项分配。
乙、资金来源及收入科目
401.固定基金 指用国家拨款、贷款和自筹资金等购建固定资产所形成的基金。
402.折旧 指按固定资产原价提取的累计折旧。
403.流动基金 指由国家拨入和自筹补充的供长期周转使用的流动基金。
405.其他单位投入资金 指接受其他单位投入的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专用基金。
421.银行借款 指向银行借入的各种流动资金借款。
426.进销差价 指库存商品码价高于实际进价的差额。
427.提成差价 指库存商品按出版年限提取及按一定比例预提的提成差价。
431.应付货款 指收到商品应付未付的货款。
432.应付工资 指应付职工的工资总额。
438.预收货款 指按规定向读者预收的预订款和邮购款。
439.其他应付款 指不属于应付货款、预收货款、应付工资的其他暂收和应付款。
441.预提费用 指经批准可预提的应付银行流动资金借款利息等费用。
442.呆滞损失准备金 指不实行分年核价的古旧书、进口外文书、港台书等,根据上级规定按一定比例提取的呆滞损失准备金。
443.低值易耗品摊销 指按低值易耗品原价分摊的累计摊销。
451.应交税金 指应交纳的各种税金。不包括应由专用基金支付的建筑税、奖金税等。
455.应交上级利润 指应交上级的利润或应交上级的税后利润。上级应弥补的亏损在本科目列减。
501.专用基金 指按照规定提取的各种专用基金。
521.上级专用拨款 指上级拨入的指定用途的拨款。
531.专用借款 指向银行借入的不属于流动资金的专用借款。
550.应交能源交通建设基金 指应交纳的国家能源交通建设基金。
551.专项应付款 指属于专项资金发生的暂收和应付款。
601.销售收入 指销售商品按码价计算的收入。
602.调出收入 指调出商品按码价计算的收入。
604.营业外收入 指在进销和其他业务以外的营业外收入。
609.其他业务收入 指在进销以外其他业务的收入。应在其他业务收入中冲销的支出在本科目列减。
611.利润 指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总额,亦即各项收入减除各项支出的差额。
612.所属上交利润 指所属单位上交的利润或税后利润。弥补所属单位的亏损在本科目列减。
丙、表外科目
701.期进商品 指根据合同约期承付货款的预印年画、课本等收入的商品。
702.期销商品 指根据合同约期承付货款的预印年画、课本等发出的商品。
703.寄销代管商品 指其他单位委托寄销和代管的商品。

第三章 会计报表
一、会议报表目录
------------------------------------------------------------------
| 编 号 |会 计 报 表 名 称|编 报 期|
|--------------|----------------------|----------------------|
| 会发01表 |资金平衡表 |按月编报 |
| 会发01附表|资金平衡表(附表) |十二月编报 |
| 会发02表 |利润(亏损)表 |按月编报 |
| 会发03表 |商品流通费明细表 |三、六、九、十二月编报|
| 会发04表 |专用基金及专用拨款表 |按年编报 |
| 会发05表 |库存商品盘存帐存对比表|按年编报 |
------------------------------------------------------------------
二、会计报表格式
资金平衡表
会发01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 元
--------------------------------------------------------------------------------------------------
| 资 金 占 用 |行次|期末|资 金 来 源 |行次|期末|
| | |数 | | |数 |
|--------------------------------|----|----|------------------------------------|----|----|
|一、固定资产原价(101) |1 | |一、国家固定基金(401.1) |33| |
| 减:折旧(402) |2 | | 企业固定基金(401.2) |34| |
| 固定资产净值 |3 | | 其他单位投入固定基金 |35| |
|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 |4 | | (405.1) | | |
| (191.1) | | | |36| |
| 向其他单位投资的固定资金 |5 | | |37| |
| (104.1) | | | | | |
|--------------------------------|----|----|------------------------------------|----|----|
|二、定额流动资产合计 |6 | |二、国家流动基金(403.1) |38| |
| 1.库存商品(112) |7 | | 企业流动基金(403.2) |39| |
| 减:进销差价(426)|8 | | 其他单位投入流动基金 |40| |
| 提成差价(427)|9 | | (405.2) | | |
| 库存商品净值 |10| |三、银行借款(421) |41| |
| 2.在途商品(111) |11| |四、其他流动资金来源合计 |42| |
| 3.出租商品(115) |12| | 1.应付货款(431) |43| |
| 4.材料及包装物(123) |13| | 2.预收货款(438) |44| |
| 5.低值易耗品净值 |14| | 3.预提费用(441) |45| |
| (124.443) | | | 4.其他应付款(432.439)|46| |
| 6.待摊费用(152) |15| | 5.呆滞损失准备金(442) |47| |
| 7.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16| | 6.未交税金(451) |48| |
| (191.2) | | | 7.未交上级利润(455) |49| |
--------------------------------------------------------------------------------------------------
--------------------------------------------------------------------------------------------------
| 资 金 占 用 |行次|期末|资 金 来 源 |行次|期末|
| | |数 | | |数 |
|--------------------------------|----|----|------------------------------------|----|----|
|三、其他流动资产合计 |17| | 8.未留利润 |50| |
| 1.现金(171) |18| | (611.612.311) | | |
| 2.银行存款(172) |19| | 减:在途交拨款项 |51| |
| 3.委托银行收款(180) |20| |------------------------------------|----| |
| 4.应收货款(181) |21| |五、专项资金来源合计 |52| |
| 5.预付货款(182) |22| | 1.生产发展基金(501.1) |53| |
| 6.其他应收款(189) |23| | 2.职工福利基金(501.2) |54| |
| 7.向其他单位投资的流动资 | | | 3.职工奖励基金(501.3) |55| |
| 金(104.2) |24| | 4.后备基金(501.4) |56| |
|--------------------------------|----|----| 5.更新改造基金(501.4) |57| |
|四、专项资金占用合计 |25| | 6.国库券和长期投资基金 |58| |
| 1.专项存款(201) |26| | (501.6) | | |
| 2.专项物资(202) |27| | 7.上级专用拨款(521) |59| |
| 3.专项工程支出(203) |28| | 8.专用借款(531) |60| |
| 4.国库券(204) |29| | 9.未交能源交通建设基金 |61| |
| 5.专项应收款(211) |30| | (550) | | |
| 6.向其他单位投资的专用基 |31| | 10.专项应付款(551) |62| |
| 金(104.3) | | | |63| |
|--------------------------------|----|----|------------------------------------|----|----|
|资 金 占 用 合 计 |32| |资 金 来 源 合 计 |64| |
|--------------------------------|----|----|------------------------------------|----|----|
|表外科目:期进商品(701) |65| |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额 |69| |
| 期销商品(702) |66| |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 |70| |
| 寄销代管商品(703)|67| |全部流动资金平均余额 |71| |
|补充资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68| |全部流动资金周转天数 |72| |
| (443) | | | | | |
--------------------------------------------------------------------------------------------------
资金平衡表(附表)
会发01附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十二月份填报) 单位: 元
--------------------------------------------------------------------------------
| 固 定 资 产 |行次|金额| 流 动 基 金 |行次|金额|
|--------------------------|----|----|------------------------|----|----|
|固定资产原价年初数 | 1| |国家流动基金年初数 |25| |
|固定资产原价本年增加数 | 2| |企业流动基金年初数 |26| |
| 1.基建拨款、贷款购建| 3| |流动基金本年增加数 |27| |
| 2.上级专用拨款购建 | 4| | 1.预算拨入 |28| |
| 3.专用基金购建 | 5| | 2.上级拨入 |29| |
| 4.无偿调入 | 6| | 3.企业补充 |30| |
| 5.盘盈 | 7| | 4. |31| |
| 6. | 8| | 5. |32| |
|固定资产原价本年减少数 | 9| |流动基金本年减少数 |33| |
| 1.无偿调出 |10| | 1.上交财政 |34| |
| 2.有偿调出 |11| | 2.交还上级 |35| |
| 3.报废清理 |12| | 3. |36| |
| 4.盘亏毁损 |13| | 4. |37| |
| 5. |14| | 5. |38| |
| 6. |15| |国家流动基金年末数 |39| |
|固定资产原价年末数 |16| |企业流动基金年末数 |40| |
| 1.业务用房屋设备 |17| | | | |
| 2.非业务用房屋设备 |18| | | | |
| 3.机动车辆——辆 |19| | | | |
| 4.业务用机具——台 |20| | | | |
| 5.土地 |21| | | | |
| 6.其他 |22| | | | |
|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全年平均 |23| | | | |
|总值 | | | | | |
|本年提取的折旧基金总额 |24| | | | |
--------------------------------------------------------------------------------
利润(亏损)表
会发02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份 单位: 元
------------------------------------------------------------------------------------------------
| | |本月|本年 | | |本年 |
| 项 目 |行次|数 |累计数| 补 充 资 料 |行次|累计数|
|--------------------------|----|----|------|------------------------------|----|------|
|一、销售收入 | 1| | |一、销售收入中:零售 |32| |
| 减:销售折扣 | 2| | | 代销 |33| |
| 销售净收入 | 3| | | 批发 |34| |
| 减:销售成本 | 4| | | 销售折扣中:零售折扣 |35| |
| 销售税金 | 5| | | 代销折扣 |36| |
| 销售费用 | 6| | | 批发折扣 |37| |
| 销售利润(亏损) | 7| | | | |
| | | | |二、年度主要计划指标: |38| |
|二、调出收入 | 8| | | 销售收入 |39| |
| 减:调出折扣 | 9| | | 调出收入 |40| |
| 调出净收入 |10| | | 利润(亏损)总额 |41| |
| 减:调出成本 |11| | | | | |
| 调出税金 |12| | |三、税利实际交纳数: |42| |
| 调出费用 |13| | | 补交上年所得税 |43| |
| 调出利润(亏损) |14| | | 交本年所得税 |44| |
| 加:其他业务利润 |15| | | 补交上级上年利润 |45| |
| 营业外收入 |16| | | 交上级本年利润 |46| |
| 减:营业外支出 |17| | | |47| |
|三、利润(亏损)总额 |18| | | | | |
------------------------------------------------------------------------------------------------
------------------------------------------------------------------------------------------------
| | |本月|本年 | | |本年 |
| 项 目 |行次|数 |累计数| 补 充 资 料 |行次|累计数|
|--------------------------|----|----|------|------------------------------|----|------|
| | | | |四、营业外收入: | | |
| 加:其他单位转来 |19| | | 1. |49| |
| 的利润 | | | | 2. |50| |
| 减:分给其他单位 |20| | | 3. |51| |
| 的利润 | | │ | 4. |52| |
| 归还专用借款 |21| | | | | |
| 的利润 | | | |五、营业外支出: |53| |
| 归还借款的利 |22| | | 1. |54| |
| 润提取的职工 | | | | 2. |55| |
| 福利基金和职 | | | | 3. |56| |
| 工奖励基金 | | | | 4. |57| |
| |23| | | 5. |58| |
| |24| | | | | |
| 小 计 |25| | |六、汇总报表包括单位(个) |59| |
|--------------------------|----|----|------| 其中:利润单位(个) |60| |
| | | | | 亏损单位(个) |61| |
|应交所得税 |26| | | 亏损单位亏损总额 |62| |
|应交上级利润 |27| | | | | |
|企业留利 |28| | | | | |
| |29| | | | | |
| |30| | | | | |
|四、未留利润(十二月 |31| | | | | |
| 份应空置不填) | | | | | | |
------------------------------------------------------------------------------------------------
商品流通费明细表
会发03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份 单位: 元
------------------------------------------------------------------------------------------------
| |行 | 销售费用 | 调出费用 | |行 |本年 |
| 项 目 | |--------------|--------------| 补 充 资 料 | | |
| |次 |本月数|本年 |本月数|本年 | |次 |累计数|
| | | |累计数| |累计数| | | |
|----------------|----|------|------|------|------|------------------------|----|------|
|运杂费 | 1| | | | |一、年度费用计划 |23| |
| | | | | | | | | |
|包装费 | 2| | | | | 指标: | | |
| | | | | | | 销售费用 |24| |
|宣传资料费 | 3| | | | | 销售费用率 |25| |
| | | | | | | 调出费用 |26| |
|手续费 | 4| | | | | 调出费用率 |27| |
| | | | | | | | | |
|商品损耗 | 5| | | | |二、职工工资总额征 |28| |
| | | | | | | 1.标准工资 |29| |
|商品盘亏 | 6| | | | | 其中:免征 |30| |
| | | | | | | 奖金税人员 | | |
|利息 | 7| | | | | 的标准工资 | | |
| | | | | | | 2.附加及保留 |31| |
|保险费 | 8| | | | | 工资 | | |
| | | | | | | 3.各种津贴 |32| |
|其他业务费 | 9| | | | | 4.加班工资 |33| |
| | | | | | | 5.各种奖金员 |34| |
|工资 |10| | | | | 其中:免征 |35| |
| | | | | | | 奖金税人员 | | |
|工会经费 |11| | | | | 的奖金 | | |
| | | | | | | | | |
|------------------------------------------------------------------------------------------------
------------------------------------------------------------------------------------------------
| |行 | 销售费用 | 调出费用 | |行 |本年 |
| 项 目 | |--------------|--------------| 补 充 资 料 | | |
| |次 |本月数|本年 |本月数|本年 | |次 |累计数|
| | | |累计数| |累计数| | | |
|----------------|----|------|------|------|------|------------------------|----|------|
|福利费 |12| | | | | 6.副食品价格 |36| |
| | | | | | | 补贴 | | |
|租赁费 |13| | | | | |37| |
| | | | | | | | | |
|修理费 |14| | | | | | | |
| | | | | | | | | |
|折旧费 |15| | | | | |38| |
| | | | | | | | | |
|低值易耗品摊销 |16| | | | | | | |
| | | | | | | | | |
|差旅费 |17| | | | | | | |
| | | | | | | | | |
|办公费 |18| | | | |三、计提职工福利 |39| |
| | | | | | | 基金的全年工 | | |
|职工教育经费 |19| | | | | 资总额 | | |
| | | | | | | | | |
|其他管理费 |20| | | | |四、期末职工人数 |40| |
|----------------|----|------|------|------|------|全年平均职工人数 |41| |
|合 计 |21| | | | |年末财会人员数 |42| |
|费 用 率 |22| % | % | % | % | |43| |
| | | | | | | |44| |
|------------------------------------------------------------------------------------------------
专用基金及专用拨款
会发04表
编制单位: 年 度 单位: 元
----------------------------------------------------------------------------------------------
| |行 | 专 用 基 金 |上级专|呆滞损失 |
| 项 目 | |----------------------------------------| | |
| |次 |生产发|职工福|职工奖|后备基金|更新改|用拨款|准备金 |
| | |展基金|利基金|励基金| |造基金| | |
|----------------------|----|------|------|------|--------|------|------|----------|
|年初数 | 1| | | | | | | |
|本年增加数 | 2| | | | | | | |
| 1.从费用提取数 | 3| | | | | | | |
| 2.从税后留利提取数| 4| | | | | | | |
| 3.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5| | | | | | | |
| 4.所属上交 | 6| | | | | | | |
| 5.上级拨入 | 7| | | | | | | |
| | | | | | | | | |
| 6. | 8| | | | | | | |
| 7. | 9| | | | | | | |
| 8. |10| | | | | | | |
| | | | | | | | | |
|本年减少数 |11| | | | | | | |
| 1.交上级 |12| | | | | | | |
| 2.用于基建自筹资金|13| | | | | | | |
| 3.用于更新改造措施|14| | | | | | | |
| 4.用于职工医药 |15| | | | | | | |
| 5.用于职工福利 |16| | | | | | | |
| 6.用于职工奖励 |17| | | | | | | |
| 7.用于处理滞销书 |18| | | | | | | |
| | | | | | | | | |
| 8. |19| | | | | | | |
| 9. |20| | | | | | | |
| | | | | | | | | |
----------------------------------------------------------------------------------------------
----------------------------------------------------------------------------------------------
| |行 | 专 用 基 金 |上级专|呆滞损失 |
| 项 目 | |----------------------------------------| | |
| |次 |生产发|职工福|职工奖|后备基金|更新改|用拨款|准备金 |
| | |展基金|利基金|励基金| |造基金| | |
|----------------------|----|------|------|------|--------|------|------|----------|
|年末数 |21| | | | | | | |
| | | | | | | | | |
| 未完工程支出 |22| | | | | | | |
| | | | | | | | | |
| 结余资金 |23| | | | | | | |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资料:一、补交上年能源交通建设基金。二、交本年能源交通建设基金。
库存商品盘存帐存对比表
会发05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元、册
--------------------------------------------------------------------------------------------
| |行 |帐存数| 盘 存 数 |差异数|
|项 目| |------|--------------------------------------------------------|------|
| |次 |数|金|合 计 | 金额其中: |数|金|
| | | | |----------|--------------------------------------------| | |
| | |量|额|数量|金额|当年|前一年|前二年|前三年|前四年|前五年|量|额|
| | | | | | | | | | | |以上 | | |
|--------|----|--|--|----|----|----|------|------|------|------|------|--|--|
| | 1|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 |16| | | | | | | | | | | | |
| |17| | | | | | | | | | | | |
| |18| | | | | | | | | | | | |
| |19| | | | | | | | | | | | |
| |20| | | | | | | | | | | | |
| |21| | | | | | | | | | | | |
|--------|----|--|--|----|----|----|------|------|------|------|------|--|--|
|库存商品|22|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 | | | | |
|进销差价|23|--| | --| | --| -- | -- | -- | -- | -- |--|--|
|提成差价|24|--| | --| | --| | | | | | |--|
------------------------------------------------------------------------------------------|
三、会计报表简要说明
(一)资金平衡表(会发01表)
1.本表反映月末、年末全部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情况。
2.本表期末数栏各项目根据总分类帐结合明细分类帐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或合并填列。
3.定额及全部流动资金平均余额(第69、71行)填列自年初至报告月的平均余额,计算公式如下:
月平均余额=(月初余额+月末余额)÷2
自年初至报告月的平余余额=各月平均余额之和÷自年初至报告期月数
4.定额及全部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第70、72行)按自年初至报告月的数据计算,公式如下:
(自年初至报告月)日历日数(每月按30天计)÷〔销售(调出)净收入÷定额或全部流动资金平均余额〕
5.本表各项数字之间的关系:
6行=10至16行之和
17行=18至24行之和
25行=26至31行之和
32行=3、4、5、6、17、25行之和
42行=43至51行之和
52行=53至62行之和
64行=33、34、35、38、39、40、41、42、52行之和
(二)资金平衡表(附表)(会发01附表)
1.本表反映年度内固定资产和流动基金的增加、减少情况。
2.本表固定资产原价本年增加数、减少数及其中的有关各项目,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3.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全年平均总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1至12月各月计提折旧的各项固定资产原价月初余额之和÷12
4.本表流动基金本年增加数、减少数及其中的有关各项目,根据流动基金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三)利润(亏损)表(会发02表)
1.本表反映在月份、年度内利润(亏损)的构成和分配情况。
2.本表本月数、本年累计数栏分别填列各项目的本月和自年初至报告月的实际发生数。
3.本表1至7行反映销售利润(亏损)构成,8至14行反映调出利润(亏损)构成,7行、14至18行反映利润(亏损)总额构成,19至31行反映利润分配情况。
4.本表补充资料一反映销售收入和销售折扣的明细数字。补充资料二“年度主要计划指标”应为最后核定数,未核定前应为最后上报数。补充资料三反映税利实际交纳数,即本年补交上年的和交本年的所得税和利润(税后利润)。补充资料四、五根据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明细记录分析填列。补充资料六只在汇总报表中填列。
(四)商品流通费明细表(会发03表)
1.本表反映在三、六、九、十二月份及年度内的各项费用情况。
2.本表本月数、本年累计数栏分别填列各项目的本月和自年初至报告月的实际发生数。
3.本表按销售费用和调出费用分别填列。
4.费用率的计算分别以销售码价、调出码价为依据,公式如下:
销售(调出)费用率=销售(调出)费用÷销售(调出)收入×
100%
5.本表补充资料一“年度费用计划指标”应为最后核定数,未核定前应为最后上报数。补充资料二根据应付工资科目贷(增)方发生额分析填列。补充资料三为工资总额减除按规定不计提职工福利基金各项以后的数额。补充资料四应包括的职工人数,其口径与统计制度规定一致,平均人数的计算方法与定额及全部流动资金平均余额的计算方法相同。
(五)专用基金及专用拨款表(会发04表)
1.本表反映年度内各种专用基金和上级专用拨款、呆滞损失准备金的增减使用情况。
2.本表各栏各项目根据专用基金科目、上级专用拨款科目和呆滞损失准备金科目的明细记录分析计算填列。
3.本表第3行从费用提取数,在更新改造基金栏反映留用的折旧基金,在职工福利基金栏反映从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在呆滞损失准备金栏反映从费用提取的进口外文书、古旧书、港台书的呆滞损失准备金。
4.本表第22行未完工程支出反映生产发展基金、更新改造基金、上级专用拨款等的年末数中,已用于未完工程的材料、预付款。年末数减除未完工程支出即为结余资金。
(六)库存商品盘存帐存对比表(会发05表)
1.本表反映库存商品的分年盘存和与帐存对比及其差异情况。
2.本表根据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提成差价科目余额结合统计核算所得的分类和数量填列帐存数,根据实地盘点的汇总数填列盘存数。
3.本表在实际盘存日编制,汇总单位对不同盘存日的基层报表均照汇总,不调整到同一日期。
四、会计报表其他规定
(一)会计报表的报送时间,一般规定如下。
(二)会计报表的受表单位,一般为开户银行、监交的财税机关和上级单位。省级汇总会计报表应抄送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和新华书店总店一份。
----------------------------------------------------------------------
| 编 报 期 |单 位 会 计 报 表 |省级汇总会计报表 |
|------------------|------------------------|--------------------|
| 月 报 | 月终后5日内 | 月终后15日内 |
| 年 报 | 年终后20日内 | 年终后40日内 |
----------------------------------------------------------------------


(三)编制六月份和年度会计报表时,应随即报送上半年和全年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计划和各项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主要经济指标,资金增减变化及经济活动情况,总结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和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第四章 会计核算的若干规定
一、商品流转的核算
(一)商品流转有关科目的运用
1.商品流转,包括购、销、调、存四个环节,这是新华书店的基本业务。对基本业务实行“码价核算制”。设置库存商品科目,按照码价记帐;码价高于实际进价(成本价)的差额,即购进或调入折扣,另外设置进销差价科目。进销差价科目是库存商品科目的调整科目,在借(增)记库存商品科目时,一般都应贷(增)记进销差价科目,反之亦然。
2.商品购进、调入,都以验收入库为准,凭入库通知单或包装单记入库存商品和进销差价科目。货款已付而商品尚未到达和尚未验收入库的,属于在途商品,在途商品科目以支付货款的实价记帐。
3.商品销售、调出,平时都不直接贷(减)记库存商品。另外设置销售收入科目和调出收入科目,也以码价记帐;销售、调出图书的码价与实际收回书款的差额,在销售折扣科目和调出折扣科目记载。月终根据销售、调出的总码价,按照省级店规定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出销售、调出成本,一次贷(减)记库存商品科目和借(减)记进销差价科目。
4.商品其他收发,如报废、降价、盘亏、盘盈等,都在发生时直接记入库存商品科目和进销差价科目。
5.库存商品应根据健全商品管理责任制的要求,按存货部门实物负责人设置明细科目。
6.销售收入应设下列明细科目:
零售 指直接售给居民和机关团体的销售,包括不给折扣,只付少量手续费的委托代销。
代销 指所有权不转移,按实销结帐的代销户的销售。
批发 指对经销户(包括国营商业、供销社和集体、个体书店)的批发销售。
销售折扣应相应地设下列明细科目:零售折扣、代销折扣、批发折扣,核算各该销售实际收入低于码价的差额。
7.商品调入后按原折扣退回给发货店或调剂给其他销货店,都作冲减调入处理。商品调入后再转发给所属销货店,并有进销差价收入的,都作调出处理。
(二)库存商品分年核价和滞销书的处理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泰州市市区城市绿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泰州市市区城市绿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泰政办发〔2005〕98号

海陵区、高港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建设局《泰州市市区城市绿线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六月十四日













泰州市市区城市绿线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绿化管理,严格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高本市绿化的总体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城市绿线的划定、监督和管理。

第四条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城市绿线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 城市绿线由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现有绿地、风景名胜、自然地貌以及已批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所涉及的绿化地域,予以划定,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 经批准的城市绿线应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绿地、服从城市绿线管理的义务,有监督城市绿线管理、举报投诉城市绿线管理违法行为的权利。

第七条 下列区域应当划定城市绿线:

  (一)城市绿地规划确定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道路绿地、生产绿地等;

(二)城市规划区内的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规定的保护范围等;

(三)城市规划区内的水体及其它对城市生态和景观产生积极作用的区域。

第八条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密切合作,组织编制城市绿地规划,确定城市绿化目标和布局,规定城市各类绿地的控制原则,按照规定标准确定绿地面积,分层次合理布局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各类绿地,并划定城市绿线。

第九条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城市绿线的管理要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提出不同类型用地的界线、规划绿地率控制指标和绿化用地界限的具体坐标。

第十条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绿地布局,提出绿化配置的原则或者方案,划定绿地界线。

第十一条 划定城市绿线的现有绿地,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造册、存档,并确定管理单位。

划定为城市绿线的规划用地,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建成后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造册。

第十二条 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工程项目的用地选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城市绿线内用地选址时,须征求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三条 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时,须有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审查,并加盖绿色图章。

  第十四条 城市绿线内所有绿地、植被、绿化设施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植、砍伐、侵占和损坏,不得改变其绿化用地性质。

第十五条 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作他用,不得新建违反绿化规划要求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

因特殊需要在城市绿线的控制线内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应经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组织专家论证、审查,并在同类区域内落实补足绿地措施和经济补偿措施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拦河截流、取土采石、设置垃圾堆场、排放污水以及其他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活动。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直接责任人或单位负责人,可以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及军队武警政法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后外经贸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及军队武警政法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后外经贸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1999年8月11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央管理的企业,有关部门联系企业:
中央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后,随着有关企业的合并、整顿和破产,我部原有的发文范围、渠道和参加我部会议等管理方式也在进行调整和改变。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央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的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中办发〔1999〕8号)精神,我部已于1999年5月26日印发了《关于企业脱钩后我部对企业收发文件企业报送文件和参加我部会议有关问题的通知(〔1999〕外经贸办字第34号),对企业脱钩后我部对企业发送文件、企业报送文件和参加会议有关事项进行了规定。现结合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反映的问题,就我部对脱钩企业外经贸业务管理办法说明并重申如下:
一、关于交由中央管理的企业集团是否应视为外经贸企业的问题
中央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后,一些进出口公司被合并到企业集团后交中央管理。这些企业集团被列为中央管理的企业后,本身暂没有被直接赋予进出口经营权,但是其下属的企业具有进出口经营权,作为这些进出口公司的资产拥有者和管理者,从我部行业指导和业务管理角度出发,这些集团应被视为外经贸企业,负责管理和督促下属企业做好集团外经贸方面的业务,具体操作由下属企业来执行。同时,这些企业集团可以到我部按照程序申请有关外经贸经营资格。
军队、武警、政法机关所办经济实体移交和中央党政机关所办经济实体和所管理的直属企业与原主管部门脱钩后,我部已于军警法企业脱钩交接办协商并印发了《关于军队武警政法机关所办经济实体移交和中央党政机关所办经济实体和所管理的直属企业与原主管部门脱钩后外经贸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1999〕外经贸政体函字第482号),通知规定:自1999年3月31日至2000年3月31日为过渡期,在过渡期内,仍按照现行的外经贸管理办法执行,企业已有的各项外经贸经营权和资格、开展各项外经贸业务的审批管理渠道等不变(被列为破产、撤销、关闭的企业除外)。过渡期结束后,我部将根据军警法企业脱钩、移交进程,把其中移交中央管理的从事外经贸业务的企业列入我部发文范围。
二、部分脱钩的进出口公司反映,并入中央管理的企业集团后不能按以往的渠道得到文件
中央管理的企业都在国务院交换站设立了户头,而文件的交换必须通过机要渠道,我部的有关文件是直接交换给中央管理的企业。鉴此,被合并到中央管理的企业集团的进出口公司需通过集团得到我部的有关文件。希望中央管理的企业集团能及时将我部有关文件转送到下属外经贸企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外经贸经营主体已实现多元化,特别是中央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后,原来由各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层层转发文件的形式,已不适应当前对外经贸经营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外经贸政策的效应、把政策用好、用足,把政策交给企业、交给社会,自1999年7月1日起,我部主要通过《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文告》(以下简称《文告》)及时、统一对外公布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文告》是目前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及时公布对外经贸法律和规章的权威性官方刊物,它重点刊登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对外经贸法律及有关的其他法律;国务院发布或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对外经贸法规和有关的其他法规;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制定发布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国务院其他部委制定的有关外经贸(包括进出口管理、海关、商检、财税、外汇、利用外资等)方面的法规、规定和管理办法。
今后凡可以公开的对外经济贸易法律、规定、条例、法令、行政指导及政策等文件,均通过外经贸部《文告》对外发布,不另行文,报刊转载或有关部门转发的对外经贸法规、规章等文件,如与外经贸部《文告》有出入时,以《文告》为准。
三、关于企业脱钩后参加我部召开的有关会议问题
我部召开的各类会议邀请企业与会,是根据会议的性质、需要,确定与会企业的名单,没有固定与会的企业,企业脱钩后仍然如此。
为便于中央管理的企业及时了解中央或我部的精神、向下属企业传达有关精神、布置有关任务,今后我部召开全国性重要会议将邀请中央管理的有关企业与会;同时,根据会议性质、需要,也邀请中央管理的企业下属的骨干外经贸企业参加会议;召开专业性会议,根据性质、需要邀请有关企业参加会议,不限定在中央管理的企业内。
四、关于我部确定的重点联系企业名单事宜
随着我部行业管理正在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同时我国外经贸经营主体也实现多元化,为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发展的动态,我部依据企业报关号年出口额超过1.8亿美元为标准,确定了第一批重点联系企业名单。由于时间仓促,无法在短期内收集到所有企业的所有报关号,只是根据单一海关报关号项下的出口额进行排序的,因此一些出口额较大的企业未能列入第一批重点联系企业名单中。
目前,我部已经依据新的标准,扩大了重点联系企业范围,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由于重点联系企业名单实行的是动态管理,我部将原则上每年按照出口实绩大小次序排队、企业出口额采用公司系统数(即不仅包括自营出口数据,也包括其子公司的出口数据)来确定重点联系企业名单,在保证先进性的同时,也将照顾到各类企业的代表性,适当兼顾东西部的发展差异。
五、关于广交会企业参展、组团及企业配额申报、分配、发放等问题
企业脱钩后,企业广交会参展、组团仍按维持以往方式进行,2000年广交会组团的方式,我部正在进一步研究,力争尽早出台管理办法。企业配额申报、分配、发放等事宜仍按照原渠道维持到明年3月31日;随着企业脱钩、移交工作逐步完成,我部将提出既有利于管理,又方便企业的办法。同时,欢迎企业提出有关建议。
特此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