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宿迁市政府关于印发宿迁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5:46:35  浏览:859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宿迁市政府关于印发宿迁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规定的通知

江苏省宿迁市人民政府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宿迁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规定的通知

宿政发〔2007〕8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宿迁经济开发区、市湖滨新城开发区、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宿迁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七年七月二十三日


宿迁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宿迁市行政区域内所有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和具有集中供水能力的地下水饮用水源的保护与管理。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生活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水务、卫生、水产、农业、林业、交通、宣传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保护生活饮用水源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生活饮用水源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县、区政府对生活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条 县、区政府应当将生活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纳入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加强对生活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区经济建设和城镇建设的规划管理,防止生活饮用水源污染。
  对生活饮用水源应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严格保护的原则,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第六条 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分级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各级保护区应有明确地理界限。
      第二章 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
  第七条 饮用水源保护区分为地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源保护区,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划定具体保护区范围。
  第八条 河道、沟渠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般划分为:
  (一)一级保护区:取水口上游1000米,下游不小于100米水域及其两侧纵深各与河岸水平距离不小于50米的陆域;
  (二)二级保护区:取水口上游1000米至3000米,下游100米至300米的水域及其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
  第九条 湖泊、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般划分为:
  (一)一级保护区: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的陆域;
  (二)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径向距离不小于2000米的水域,一级保护区外不小于3000米的陆域;
  第十条 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般划分为:
  (一)一级保护区:以取水井为中心,半径30米范围内;
  (二)二级保护区:以取水井为中心,半径30米至60米范围内;
  第十一条 县、区政府应当对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确定地理界线,设立警示牌,并在一级保护区设置醒目的隔离标志;市水务局负责划定市区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地理界限并设立警示标志。
      第三章 地表水饮用水源地的保护
  第十二条 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水质应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二级保护区的水质应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第十三条 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破坏水源涵养林、护岸林以及与水源保护有关的植被;
  (二)不得毁林开垦或者采石、采砂、取土;
  (三)不得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及其它废弃物;
  (四)不得使用炸药、毒药捕杀水生动物;
  (五)不得建有工业企业,不得设立工业和生活排污口,不允许存在村庄、村落;
  (六)不得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排放、倾倒工业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含放射性物质的污水以及其他废弃物,不得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农药等;
  (七)装载有毒有害物质的船舶和车辆未经保护区所在地环保部门同意不得通过保护区。
  第十四条 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新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二)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它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
  (三)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
  第十五条 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除遵守本规定第十四条外,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新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二)从事旅游、游泳、水上训练、人工养殖和其它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三)停靠机动船舶。
    第四章 地下水饮用水源的保护
  第十六条 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水质应达到国家《地下水质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第十七条 在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人工回灌补给地下饮用水的水质,应当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二)农田灌溉水的水质,应当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三)科学施用农药、化肥,递减农药、化肥用量,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
  (四)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第十八条 在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除遵守第十三条第(一)、(五)、(六)、(七)项规定外,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一)利用含有毒污染物的污泥作肥料;
  (二)设置垃圾、粪便和易溶、有毒有害废弃物集中堆放场或者转运站。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县、区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领导,对公民进行水源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鼓励和引导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生产经营者发展无污染的产业,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组织有关部门制定饮用水源保护目标。
  第二十条 县、区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组织编制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应急预案,遇到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各部门联动;加快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并加强管理维护,遇到突发事件迅速启动;有计划地组织建设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加强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充分发挥污水处理设施的功效。
  第二十一条 县、区政府要加强对民营供水企业的监管,应参照《宿迁市政府在公用事业单位实行特派员制度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向规模较大的民营供水企业派驻特派员。
  第二十二条 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已设置的工业企业、排污口、村庄或村落,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责令限期搬迁、拆除、迁移。
  第二十三条 环保部门应当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管理和保护,控制污染排放,预防水污染,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环境质量状况监测,至少每月公布一次监测结果;制定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源保护目标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二十四条 水务部门应当科学制定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规划,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地区通报排涝和泄洪信息,加大水源调度,冲污稀释污染水体,保障水源地水质。
  第二十五条 水产部门应当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养殖业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林业部门应当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水源涵养林及相关植被的保护和管理,改善生活环境,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第二十七条 卫生部门负责市政供水进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和自备水厂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的监测工作;应根据实际需要对各类供水单位的供水水质进行监督、监测;对供水单位的卫生条件及直接从事供、管水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农业部门应当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农药、化肥施用加强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交通部门应当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通航水域船舶污染的监督。
  第三十条 各供水单位必须取得所在地卫生部门签发的卫生许可证,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合格证方可上岗工作;应当加强取水口附近安全防护工作,配备监控、照明、隔离等硬件设施,完善应急预案、预警机制、巡查制度等管理制度;加强源水水质监测工作,应制订监测制度规范水质监测工作,日供水量万吨以上的供水企业,每日应监测1次以上,遇到突发性污染事件,须加密监测。
  第三十一条 因发生突发性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生活饮用水源污染的,环保、卫生、水务、宣传等部门及供水企业应当根据预案,启动应急机制,采取紧急措施,排除或者减轻污染危害,及时通报情况。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保部门按照法律规定予以处罚和行政处理:
  (一)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市生活垃圾的;
  (二)向水体排放、倾倒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的;
  (三)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农药的;
  (四)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它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的;
  (五)在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垃圾、粪便和易溶、有毒有害废弃物集中堆放场或者转运站的;
  (六)未经保护区当地环保部门同意,装载有毒有害物质的船舶和车辆擅自通过保护区的。
  第三十三条 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新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建设项目的,由县、区政府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第三十四条 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水上训练和停靠机动船舶的,由县级以上交通部门海事监督机构按照法规进行处罚和行政处理。
  第三十五条 盗砍、滥伐、毁坏水源涵养林及相关植被的,由林业部门依法予以处罚和行政处理。
  第三十六条 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人工养殖的,由水产部门依法予以处罚和行政处理。
  第三十七条 环保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由市环保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已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93次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检察委员会第10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3月26日起施行。

           2002年3月15日


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93次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检察委员会第100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2〕7号

  为正确理解、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以下分别简称为《决定》、《修正案》及《修正案(二)》、《修正案(三)》),统一认定罪名,现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罪名的意见》作如下补充、修改。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有关罪名问题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表格标题

┏━━━━━━━━━━━━━━━━━━━┯━━━━━━━━━━━━━━━━┓
┃        刑法条文        │罪名              ┃
┠───────────────────┼────────────────┨
┃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修正案    │投放危险物质罪(取消投毒罪罪名)┃
┃(三)》第1、2条)          │                ┃
┠───────────────────┼────────────────┨
┃第115条第2款(《修正案(三)》第1、2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       ┃
┃条)                 │(取消过失投毒罪罪名)     ┃
┠───────────────────┼────────────────┨
┃第120条之一(《修正案(三)》第4条) │资助恐怖活动罪         ┃
┠───────────────────┼────────────────┨
┃第125条第2款(《修正案(三)》第5条)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     ┃
┃                   │储存危险物质罪(取消非     ┃
┃                   │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罪罪名)   ┃
┠───────────────────┼────────────────┨
┃第127条第1款、第2款(《修正案(三)第6│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 ┃
┃条第1款、第2款》)          │危险物质罪           ┃
┠───────────────────┼────────────────┨
┃第127条第2款(《修正案(三)》第6条第2│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    ┃
┃款)                 │危险物质罪           ┃
┠───────────────────┼────────────────┨
┃第162条之一(《修正案》第1条)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    ┃
┃                   │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    ┃
┠───────────────────┼────────────────┨
┃第168条(《修正案》第2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
┃                   │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
┃                   │用职权罪(取消徇私舞弊造成破产、┃
┃                   │亏损罪罪名)          ┃
┠───────────────────┼────────────────┨
┃第174条第2款(《修正案》第3条)    │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
┃                   │证、批准文件罪         ┃
┠───────────────────┼────────────────┨
┃第181条第1款(《修正案》第5条第1款) │编造并传播证券、        ┃
┃                   │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       ┃
┠───────────────────┼────────────────┨
┃第181条第2款(《修正案》第5条第2款)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 ┃
┠───────────────────┼────────────────┨
┃第182条(《修正案》第6条)      │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    ┃
┠───────────────────┼────────────────┨
┃《决定》第1条             │骗购外汇罪           ┃
┠───────────────────┼────────────────┨
┃第229条第1款、第2款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取消中介组织┃
┃                   │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罪名)   ┃
┠───────────────────┼────────────────┨
┠───────────────────┼────────────────┨
┃第3款                 │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取消中介┃
┃                   │组织人员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罪┃
┃                   │名)              ┃
┠───────────────────┼────────────────┨
┃第236条                │强奸罪(取消奸淫幼女罪罪名)  ┃
┠───────────────────┼────────────────┨
┃第291条之一(《修正案(三)》第8条)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
┠───────────────────┼────────────────┨
┃                   │                ┃
┠───────────────────┼────────────────┨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
┠───────────────────┼────────────────┨
┃第342条(《修正案(二)》)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取消非法占用耕┃
┃                   │地罪罪名)           ┃
┠───────────────────┼────────────────┨
┃第397条                │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取消国家┃
┃                   │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罪名)  ┃
┠───────────────────┼────────────────┨
┃第399条第1款             │徇私枉法罪(取消枉法追诉、裁判罪)┃
┠───────────────────┼────────────────┨
┃                   │                ┃
┠───────────────────┼────────────────┨
┃  第2款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取消枉法裁┃
┃                   │判罪)             ┃
┠───────────────────┼────────────────┨
┃第406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
┃                   │职被骗罪(取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
┃                   │订、履行合同失职罪)      ┃
┗━━━━━━━━━━━━━━━━━━━┷━━━━━━━━━━━━━━━━┛

抚顺市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辽宁省抚顺市人民政府


抚顺市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抚顺市人民政府令第14号 1990年9月31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乡医疗机构管理,促进医疗事业发展,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心身健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我市境内开办从事医疗活动的机构或组织(以下简称医疗机构)、均适用本办法:
(一)、卫生部门所属医疗机构;
(二)、工业及其它部门所属医疗机构;
(三)、集体、个体医疗机构;
(四)、部队医疗机构对社会开放部分;
(五)、其它从事医疗活动的机构或组织。
第三条、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是医疗机构的主管部门。其职责是:
(一)、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开办各类医院、门诊部及各种医疗咨询服务站、点的审批;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开办卫生所、医务室及个体诊所的审批;
(二)、医疗机构及医疗活动的管理,按机构审批权限,分别由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市卫生行政部门有权委托市企事业医院(所)、管理指导委员会、卫生工作者协会对全市企事业医院(所)、和集体、联合、个体医疗机构的业务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医疗收费管理、检查和监督,负责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作出处罚。
第四条、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恪守卫生部制定的《医院工作人员守则》和《抚顺市医德规范实施细则》,加强医德修养,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和群众的监督。
第二章、医疗机构管理
第五条、开办医疗机构须经单位主管部门同意,计划部门批准,并交验有关证件(个体开业应出具书面申请)、,申领《医疗执业许可证》后,方准开业。《医疗执业许可证》每年验讫一次。
第六条、开办医疗机构的条件。集体、个体和私营医疗院、所按《辽宁省集体、个体和私营医疗院、所管理办法》执行。卫生部门所属及企事业医疗机构按《辽宁省清理整顿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执行,其中企事业医疗机构并按下列标准掌握:
(一)、职工人数不足300人的单位设医务室,配备专职医务人员,业务用房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
(二)、职工人数301-3000人的单位设卫生所,配备医、药、护三类人员,业务用房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
(三)、职工人数3001-5000人的单位设卫生所或门诊部,配备医、药、护、检验、放射线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所或门诊部的卫生技术人员构成比例、科室设置、医疗器械装备,必须符合《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原则》;业务用房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
(四)、职工人数5000人以上的单位设职工医院,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院址必须符合卫生学要求;
2、设置病床不小于20张,每张床配有相应的病床单元服务设施(包括床头桌、凳、被服、暖瓶、脸盆等)、;
3、医院应明显划分出门诊、病房和医技科室的地域,且布局合理;综合性医院须设有内、外、妇、儿和急诊科;
4、有与医院床位数相适应的房屋建筑,其中每床所占建筑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每床所占病室使用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
5、具有开展医疗业务相适应的诊断抢救及消毒用的器械装备和药品,并提供固定、连续的保障医疗、护理、急诊、预防和保健服务的仪器装备;
6、按卫生部规定的人员编制要求,配备有各级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不低于1:0.7;卫生技术人员应占工作人员总数的75%以上;医师数不少于卫生技术人员的25%,其中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者不少于医师总数的40%;
7、能提供为病员生活服务的保障设施;
8、有基本的污水污物处理设施。
卫生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办医院的等级评审,按卫生部制定的《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执行(专科医院参照执行)、。
第七条、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县及县以上全民所有制医院可以开设分院。开设分院必须依靠本单位的人员、资金、设备,并对分院医疗服务质量负责。主体医院未投入人员、资金、设备的医疗机构不得以其分院的名义开展医疗业务活动。
院际间建立的医疗协作联合体,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其必须以医疗技术协作为宗旨,应互惠互利,注重社会效益。
第八条、医疗机构迁移、歇业、停业、扩建、增床、减床及扩大诊疗项目等,需提前一至二个月,报请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施行。
第九条、医疗机构不得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活动。医疗机构聘用离退休卫生技术人员,须将所聘人员职称、学历、专业等有关证件,报请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后方可聘用。
第十条、医疗机构的牌匾和印章必须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名称规格刻制,并报发证机关备案,未经批准不得冠以中国、某盛某市、某中心等字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所属的医疗机构名称,按行政区划隶属关系确定;企事业单位所属的医疗机构名称,须冠以所属单位全称及“职工”字样;集体、联合、个体医疗机构的名称,应注明所有制的性质。
第十一条、各级医疗机构应承担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任务。不能派出医务人员承担的,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可缴纳费用,由其它医疗机构代行承担。
第十二条、各种医疗广告须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核准,不得宣传诊疗效果,有关具体程序按《抚顺市广告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三章、医疗活动管理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开展医疗业务活动,应遵守医疗原则、用药规定和技术操作规程,讲究医德,实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
第十四条、医疗检查不得随意扩大项目,不得将医疗检查收入与医生个人奖金挂钩。
第十五条、医生必须因症施治,合理用药,遵守门诊、住院限量投药和自费药品使用管理制度。严禁将生活用品、营养补品作为药品投放,不得将售药金额与医生个人奖金挂钩。
第十六条、医疗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入出院标准。不得以“挂床”形式收取病员的住院费,需转诊治疗的不得收取费用。
第十七条、医务人员开展业务服务,在职医务人员从事院外兼职,必须遵守《辽宁省医疗卫生人员业余服务的规定》、《辽宁省医疗卫生人员院外兼职管理办法》。
第十八条、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须经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 组织考试、考核,取得合格证后,才可应聘;具备开业条件,方能办理执业手续,从事医疗活动。
第十九条、医疗证件由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制发,其它任何机关团体发出的证件一律无效。外地卫生技术人员在我市从事医疗活动,应经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禁止巫医、游医、药贩扰乱医疗市场,取缔非法行医。
第四章、收费管理
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收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物价部门统一制定的收费标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提高收费标准。
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新增加的设备、仪器的收费标准,须经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市物价部门批准后,方可按新增项目收费标准收费。
第二十二条、医疗机构开设的分院和医疗技术协作联合体,不得以主体单位名义收费,仍按其原收费标准收费。
第二十三条、医疗收费应使用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定的门诊、住院收据和现金收讫印章。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四条、对有违反本办法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可视其情节轻重,予以警告、没收非法所得、罚款、停业整顿、吊销《执业许可证》等处罚。
对给予一千元以上罚款、吊销《执业许可证》处罚的,须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医疗机构和个人,予以警告,并处以一百元至二百元罚款:
(一)、对病员随意扩大检查项目的;
(二)、药品收入与医生个人奖金挂钩的;
(三)、违反用药制度的,将生活用品作为药品投放的。
第二十六条、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医疗机构和个人,予以停业整顿,并处以二百元至五百元罚款:
(一)、医疗机构的名称、牌匾、印章与批复不符的;
(二)、分院、联合体协作床位超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数目的;
(三)、擅自聘用在职或离退休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活动的,私自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活动的;
(四)、使用未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收据和现金收讫印章的。
第二十七条、对违反国家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法规、章程以及达不到有关标准的,未经批准擅自增设床位,随意扩大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和个人,处以五百元至一千元罚款。
第二十八条、对非法行医者,收缴其行医所用的器械、药品,没收其全部非法所得,并处以五百元至二千元罚款。
第二十九条、对医务人员向病员和病员家属索要钱物的,除退回所要钱物外,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
第三十条、对未经批准擅自开设分院、联合体的,责令立即停办,并对开设单位处以二千元至三千元罚款;对擅自挂分院等机构牌子的医疗机构,予以吊销《执业许可证》,并处以二千元至三千元罚款。
第三十一条、对违反医疗卫生收费规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给予处罚。
第三十二条、卫生行政部门和受其委托的市企事业医院(所)、管理指导委员会、卫生工作者协会的工作人员,凭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发的《医疗工作监督检查证》执行公务。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应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秉公办事。对贪赃枉法、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对触犯刑律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卫生行政部门罚没款项,应统一使用由财政部门制发的罚没票据,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全额上缴同级财政。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市卫生局负责解释。